还记得2011年那个登上《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等美国主流媒体的虎妈蔡美儿吗?当年她的那本《虎妈战歌》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各大媒体评论和网友吵得不可开交。
蔡美儿是一名美国律师及耶鲁法学院教授,现年53岁。她也是一名华裔移民,丈夫则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美国白人和法学教授。她在出版了《虎妈的战歌》后,许多 人批评她要求子女事事做到完美的严苛教育方式,必定破坏了孩子的成长之路,剥夺了她们在生活中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然而,事实真的如此么?
如今,五年过去了,蔡美儿的两个女儿都长大了,23岁的大女儿Sophia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毕业并攻读耶鲁法学院研究生,同时她加入了美国陆军成为一名二级少尉。Sophia还创立了一家自己的公司,名叫Tiger Cub Tutoring一个由哈佛、耶鲁等常青藤高材生充当教师的网上家教平台。
20岁的小女儿Lulu继续在哈佛大学历史系读本科。
两个女儿不仅没有像众人预测的那样出现心理问题反而出落的越加优秀,成为同龄人当中的佼佼者。两人都表示自己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以后也将以同样的方式教育儿女。
所以蔡美儿的虎妈教育算是真的成功了吗?当年中国虎妈在美国掀起了何等舆论的争议?昔日大唱反调的美国媒体如今怎么说?小编今天就来为大家扒一扒虎妈的当年的故事和精彩后续。
《虎妈战歌》
就是这本《虎妈战歌》在全球引爆了全世界对东西方教育的大争论,蔡美儿甚至因此受到过生命威胁、种族诋毁和以虐待儿童为由的报警。2011年8月,该书发表时,蔡美儿在《华尔街日报》头条上刊登出“为什么中国妈妈更优秀”的文章介绍她的书。文中提到,蔡美儿为两个女儿制定十大戒律,分别为:
-
不准在外面过夜
-
不准参加玩伴聚会
-
不准在学校里卖弄琴艺
-
不准抱怨不能在学校里演奏
-
不准经常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
-
不准擅自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
-
不准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
-
不准在体育和文艺方面拔尖,其他科目平平
-
不准演奏钢琴或小提琴外的其他乐器
-
不准在某一天没有练习钢琴或小提琴
蔡美儿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她坦白曾经骂过女儿“垃圾”,这个词她父亲也曾用来骂她。
小女儿Lulu 7岁时,练习一首名叫“小白驴”的钢琴曲。连续练了一星期后还是弹不下来。最后,在上课前一天,Lulul跺着脚怒气冲冲地离开座位。但是虎妈不允许,把Lulu的玩具屋拖到汽车前面告诉她说,如果明天以前练不好“小白驴”,我就把玩具屋拆了,一块一块地捐给慈善机构。
还威胁Lulu,不许吃午饭、晚饭,不给她圣诞礼物和光明节礼物,两年、三年、四年都不准开生日派对。虎妈理解Lulu故意让自己发疯,因为她内心害怕自己弹不下来。还告诫Lulu不要再做懒鬼、懦夫、任性的小孩和可怜虫,她这是在激发她的意志。
蔡美儿监督小女儿Lulu练琴
Sophia五年级时,有次乘法速算测试得了第二。接下来蔡美儿每晚让她做20张试卷,每张100道速算题,还在一旁掐着秒表计时。一周强化训练后,Sophia次次稳拿第一。小女儿Lulu没做考试加分题,蔡美儿告诉她家教良好的孩子都应做加分题,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分数将优秀和平庸区别开来。
还有一次,蔡美儿拒绝接受了两个女儿亲手为她制作的生日卡片,因为她觉得卡片做得太粗糙了,两个孩子没有用心,并对她们说:“我值得比这更好的礼物”,然后把卡片扔了。
虎妈严苛的教育在小女儿Lulu身上受到了挑战,一年半以前,她的小女儿Lulu 终于受不了母亲的眼里,开始了对母亲的激烈的反叛:尖叫、当众摔杯子、和她公开对骂。
蔡美儿回忆到,有一次在俄罗斯旅游,她让女儿尝一粒鱼子酱,女儿不同意,她坚持,最后女儿发疯似的说她令人恐怖,气得砸掉了手中的玻璃被,还发誓如果不放过她,就要砸掉所有杯子。
经过无数次堪比“核战争”的母女斗争,虎妈最后妥协了,她说:“你赢了,Lulu。”她允许Lulu放弃了付出了无数心血的小提琴而选择女儿自己喜欢的网球,她甚至允许上高中的大女儿Sophia谈恋爱,每天练琴时间由原来的六个小时降至一个半小时。
女儿发声
2011年1月18日,大女儿Sophia发表了一篇提名为《为什么我爱我严厉的中国妈妈》的公开信,信里写到很多人不理解母亲书里的幽默,以为她和妹妹受到了压迫,这些全是误解。
她感谢母亲对自己严苛的教育,她写到“对我来说,尽情的活着不是为了成就或者让自己满意,而是知道自己曾经尝试过超越自己身体和心理的极限。如果我明天死去,我会感到我曾经110%的生活过。因为这些,我要感谢你,虎妈”。
5年后,两个女儿再次接受媒体采访称,这几年来她们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是否有心理创伤?你是不是把你的生活搞砸了?”Lulu甚至发现哈佛有一堂课是专门研究她的童年,讨论从她的个性里是如何反应出虎妈教育的,讽刺的是这门课的教授却从来没有见过她本人。
Sophia在接受Nextshark.com采访时说:“我认为绝大多数人如果没有人逼一把,只活出了他们生命的85%的潜力。无论他们的极限是什么,他们总是可以做得比这更多一点。”两个女儿都表示,现在自己长大了,虎妈对他们基本“放养”,常说她的工作已经完成了,现在全靠她们自己。
2016年4月蔡美儿在自己的Facebook上po出了女儿Sophia采访她的视频,视频里女儿问她每天活着的动力是什么,她说跟她的童年和移民身份有关。
她回忆从小来到美国,自己和家人总是活在社会的边缘,自己古怪的发型、口音和衣服受到同龄人的嘲笑,虽然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和边缘人的感受,但是至少努力奋发向上是自己有能力改变和控制命运的部分。
和绝大多数美国人希望孩子快乐不同,她希望孩子的生活不要后悔,她最喜欢的莫过于自己曾经可以做却没有尽全力去做的后悔感。
蔡美儿曾称自己对女儿教育如此严格是为了打破在美国亚裔移民“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她说:“一代移民终于实现了‘美国梦’,省吃俭用将所挣的每一分钱和巨大的精力投资在孩子的教育上。
第二代移民因父母的巨大投入而相对优秀,但他们教育孩子也因此不太严厉了。第三代移民的生活很舒适,有一群成绩B+的朋友,认为个人权利受宪法保护,不愿付出辛苦,就会走下坡路。”
Sophia也称外公外婆移民美国的艰难故事和自己的家庭作为少数族裔在美国的奋斗史始终激励着她的进步。如今在自创的网络家教平台Tiger Cub Tutoring,Sophia沿袭了虎妈精神,公司专门为一部分有经济困难的孩子设立了奖学金,而挑选标准不是孩子的分数和成就而是考察他们有没有成功的信念和努力的态度。
关于教育到底是中国式“虎妈狼爸”更好,还是美国式“鼓励放养”更优,相信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每一个家庭根据父母原生家庭的历史,都会有自己的教育特点,没有统一适用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