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是上学的前奏,如何做好这个过渡,是走好上学进程的第一步! |
在孩子的学习生涯中,有好几个这样类似的环节:如小升初、中考、高考,这些转折性的环节在孩子学习生涯中都有其特殊的意义。而幼小衔接则是所有转折环节的起始点,做好这个衔接对于其他转折环节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
而每年9月份,也是我们接到咨询电话最多的时候,打来电话的90%以上都是处于转折环节的家长朋友。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和事务行准备,家长和孩子在开学之初就限于苦恼和烦忧之中。 |
随着家长朋友对教育的关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的口号让家长朋友将起跑线不断前移,作为上学第一步的幼小衔接也就格外引起家长朋友的重视 |
家长关心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幼小衔接究竟要做些什么?孩子是否应当上专门的幼小衔接班?对于数学、拼音、英语这些学科的知识究竟应当在学前做哪些准备?
首先要和大家交流的是幼小衔接的窗口期实际并不仅限于幼儿园大班结束到上小学开始的这两三个月时间。往宽里说,可以将中班到小学二年级都划作这个时期,往短里说,从幼儿园中班后半段到小学一年级都可以算作这个时期。
在这样较长时间的衔接期内,幼儿园和小学两方面本身都在进行幼小衔接的工作。对于孩子作息时间的训练、对于课堂规范的学习和训练、对于孩子与同伴交往的培养、对于孩子注意力、听讲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幼儿园和小学都在从不同侧面进行准备和训练。
|
我们谈幼小衔接,不妨先探讨一下:小学生活究竟和幼儿园生活有哪些不同,孩子要面对哪些新问题? |
首先是关系人和行为规范的不同。幼儿园里,孩子每天在固定的班里,面对的是有限的几位老师和相对固定的十几位伙伴。小学阶段,孩子每天要面对几十个新朋友,不同的老师,上课的纪律相对严格,上课时间也延长较多。 |
其次,学习方式有很大不同。幼儿阶段的学习更多以游戏形式进行,课堂学习很多也借助于电子媒介。而上学后,课堂讲授成为主要形式,形象学习逐渐向逻辑、抽象学习过渡。 |
最后,孩子在幼儿园的伙伴多半不在身边,孩子的社会交往出现新的挑战。他要重新建立人际关系,构建新的社会团体。 |
小学阶段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 |
家长朋友在衔接期内容易将关注点放在知识学习上,而忽略习惯培养,忽视孩子的生理特点。 |
衔接的重点首先是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是孩子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和强烈的兴趣。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探险家和学习家。孩子尽管对新环境有不安,可同时有强烈的兴趣和兴奋。保持孩子的兴趣和兴奋感,帮助孩子克服生活中的不适是家长朋友需要花心思做的工作。 |
上小学后,校园生活是从每天的起床开始的。合理的作息,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就显得格外重要。清晨从愉悦中起床,享受营养丰富的早餐都是一天学习生活的好开始。放学后和孩子分享一天校园生活的收获,和孩子一起回顾一天的学习,为第二天的学习生活做准备都是告诉孩子:孩子,你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爸爸、妈妈都觉得很重要,我们会好好陪伴你。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所有的不安都会化解,孩子会沉浸在新学期的快乐中。这样的感觉会伴随孩子的整个学习生涯。 |
通过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让孩子建立起基本的生活节律和初步的生活习惯,他的学习秩序和学习习惯就在潜移默化的培养中。 |
心理、生活上的衔接会为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
有不少孩子在学前进行了知识的准备和学习。那么孩子在学前是否进行这些准备呢? |
我的建议是:可以进行适当的准备,方式要适当。准备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有好的过渡和开始,而不是在盲目机械的准备中彻底打掉孩子的学习兴趣。 |
比如,拼音。 |
也许由于大多数孩子学习过拼音,老师很快就把拼音部分讲完了。对于完全没有学习过的孩子就会有些跟不上。这时候,家长朋友可以对照《新华字典》将所有的拼音拼法制作成小卡片,每天花10分钟时间和孩子过卡片,会的、熟的就放在一边。对于生的、不会的反复练习,最多半个月时间,孩子就会非常熟练。 |
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入学前,制作卡片,和孩子玩拼读游戏。提前做一些准备。 |
再如,算数。一年级的算数主要是20以内加减法。 |
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在无意中孩子就会认识很多数字。用扑克牌中的数字牌和孩子玩算数游戏,孩子慢慢就会掌握10以内加减法。 |
英语在很多幼儿园的教学中都在开展。家长不必为此做刻意的准备。 |
这些准备在家庭生活中是足可以完成的。而且家长朋友开动脑筋,会和孩子想出很多以游戏的方式学习的法子。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孩子对学校充满向往。 |
不容忽视的是,此时孩子的大脑依然处在急剧成长的时期,丰富的刺激对于孩子大脑的发育是十分重要的,充足的休息对于孩子大脑的成长是非常必要的。一味强调知识的学习,将孩子的生活局限在单调的纯粹知识性学习中,看似在学习,实则是破坏。 |
|
孩子是否要上专门的幼小衔接班,则要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酌情处理。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对基本规范可以遵守,和小朋友的互动也很好,在幼儿园的课堂学习可以正常进行,那家长朋友只要和孩子一起熟悉校园环境,和孩子一起做好书包、文具等方面的准备就可以了。如果孩子的基本规范意识还有欠缺,不妨在衔接班中做一些必要的准备。 |
|
|
其实,幼小衔接环节中最应当做准备的是家长朋友。您要开始面对孩子的学业了,您是否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陪伴孩子的学习旅程中,您是做拐杖还是做靠椅?陪伴过程中,您做什么、做多少?这都是值得花些时间好好思考的问题。切切实实关注孩子,让孩子踏踏实实吃上营养的早餐、可口的晚饭,让孩子有一个安定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有一个心情舒畅、快乐安全的家庭环境当是家长朋友最应着力的功课。 |
祝愿家长朋友和孩子们一起走好上学第一步,高高兴兴上学去! |